“如果说世界是一幅画,那周院长就是一位画家,只不过她的画板是眼睛,画笔是手术刀。”这里要讲的是一个延续了十三的医患故事。

一次检查,引出一段十几年的往事
“十几年前,也就是我二十一岁的时候,因为圆锥角膜周院长给我做过手术,现在女儿眼睛出了问题,我想到的自然是找周院长看看。”爱尔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周奇志院长诊室内,趁周院长给小朋友检查的时候,蒋先生跟我们聊了聊他跟周院长之间的故事。
2004年的时候,因为工作和生活习惯等原因,某一天蒋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近视”了,由于眯着眼睛也能看清,没有对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蒋先生并没有引起重视。可未曾想两年后眼睛眯成一条缝也看不到,蒋先生这才意识到眼睛出了问题。多方打听后,蒋先生来到了爱尔眼科,并找到了周奇志院长。经检查,蒋先生看不清并不是因为近视,而是因为圆锥角膜。
角膜移植手术,让视力重回1.0
“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圆锥角膜,但周院长告诉我说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最终会导致角膜水肿,甚至失明,听到失明,我心都悬起来了。”回想起当时的情况,蒋先生现在都还心有余悸,因为根据他当时的眼部情况,只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才能治疗,如果没有合适的角膜就无法手术。
经过等待,在2007年的时候,周院长先后为蒋先生实施了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手术很成功,术后,蒋先生视力都达到了1.0。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蒋先生的视力都在正常的范围内,也没有影响工作与生活。
其实,圆锥角膜并不可怕
“其实不仅是我怕,其他人也怕!不过有的人不是害怕失明,而是害怕手术。”
蒋先生表示,在2007年的时候,马上要参加高考的小曾很不幸的也患上了圆锥角膜,病情和蒋先生之前差不多,看书学习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可由于他害怕手术,周院长无论怎么劝解,小曾都不肯接受治疗,没办法,周院长把小曾介绍给了蒋先生。
蒋先生明白圆锥角膜的可怕,自己也体验过圆锥角膜的痛苦,知道小曾的情况不能再拖,自发地以亲身经历来劝说小曾要尽快手术,只有手术,才能保住眼睛,保住视力。小曾看到蒋先生手术后的情况跟常人无异,矫正视力也达到了1.0,最终决定手术。
手术后,小曾的眼睛也逐步恢复了正常,虽然那年小曾因为圆锥角膜错过了高考,但他通过这个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认识到医生这个职业的神圣,所以,他把自己的QQ昵称改为了“爱尔涤生”,也将当一名象周院长一样的医生,治病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今年考上了中医的助理医师。
其实,圆锥角膜并不可怕,圆锥角膜移植手术也并不可怕,只要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都不会影响眼功能的正常。
把眼睛交给周院长,放心
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圆锥角膜”这四个字似乎逐渐淡出了蒋先生的生活,蒋先生也没怎么再关注过眼睛的状况,直到不久前,蒋先生的女儿需要配眼镜的时候,蒋先生左眼的视力也从1.0下降到了0.2,蒋先生担心女儿也出现圆锥角膜,也担心自己眼睛再出现什么问题,蒋先生再次找到了周院长。

周院长为蒋先生检查眼睛
父女俩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周院长表示蒋先生和他女儿的视力下降不是因为圆锥角膜等眼疾引起的,不需要太担心,只需要重新验配眼镜就好。
“把眼睛交给周院长,是真的放心。”配镜时,蒋先生由衷说道:“知道周院长到爱尔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任职后,我和女儿也跟过来了,不图别的,就图一个心安。”
警惕:不是任何看不清都是“近视”
爱尔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周奇志院长介绍,圆锥角膜是以角膜局限性圆锥样突起、突起区角膜基质变薄,与过敏性疾病、揉眼等因素有关的一种眼病。被称为青少年视力的“隐形杀手”。
圆锥角膜多见于青春期前后,全球发病率在0.05%~0.23%之间,存在种族差异,亚洲人患病率是白种人的4倍,男性多见,多双眼先后发病。主要表现为角膜不规则散光和渐进行性视力下降,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而导致漏诊,往往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导致视力严重损害,最终角膜穿孔甚至失明。因此近视度数进展加快、散光度数较大的青少年最好能筛查一下有无圆锥角膜。
早期的圆锥角膜可配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纠正,进展期可以用胶原交联来治疗。晚期就只能做角膜移植手术了。角膜移植手术又分为板层移植与穿透移植两种。据悉,周院长是重庆最早用飞秒激光进行角膜移植手术的医生。飞秒激光的使用,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患者的裸眼视力恢复更快。
周院长还有一点想提醒大家,如果发现孩子视力下降,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眼科检查,不能简单的认为是近视了,买眼镜来戴:“通常到医院后,医生先要检查有没有眼科疾病引起的视力下降。在排除眼病如圆锥角膜后,再进行规范验光,包括散瞳验光了解真实的屈光度数,视功能检查等,才能进行正确的验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