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发华爷爷测术后视力
原来,昨日下午,爱尔·眼视光眼科医院廖琼院长为王发华爷爷开展了 PanOptix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让王爷爷的视力从0.3成功提升至看远:0.8;看中:0.8;看近:0.8。

廖琼院长术后为王爷爷复查
长江守护者:王发华
“你心里除了长江,还能装下什么东西?”看得见、看得清楚是好事,可王爷爷的妻子却并不太高兴:“如果不是来做手术,恐怕他现在都还泡在长江里……”
王爷爷今年七十六岁,来自涪陵,是一名退休的人民教师,也是一名长江的守护者。
在长江边生活了一辈子的王爷爷对长江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深知水土流失的严重性。三年前,在国家的倡议下,王爷爷毅然投身于守护长江的环保事业中。

王爷爷亲手种下的竹林
可这也引起了家人的不满,为了守护长江,王爷爷关注长江污染,拒绝别人出钱买树木外,还把退休工资全部投了进去,全身心地扑在了环保工作上。早出晚归,白天“泡”在长江里,晚上写报告、看书,经常整天只吃一顿晚饭,只睡三四个小时。甚至有一次王爷爷两天没回家,困了睡河床,饿了喝水,两天内除了三瓶水再没吃下任何食物。而且因为长时间弯腰处理河中的杂草,王爷爷的手脚经常伤痕累累,皮肤也被晒得黝黑,腰也开始出现问题……

王爷爷的双手
家里人都在劝王爷爷别继续下去了,身体吃不消,王爷爷对此却不以为意,他告诉我们自己根本就不是蛮干,是在以做科研的态度来做环保:树苗贵,买不起几株就插苗,还是不够就多次试验,筛选出了黄桷树、麻柳、水竹等多种既能抓住大量泥沙,又能不影响水质和生态环境的植株。
在谈及为什么不顾家人反对,也要投身于环保的时候,王爷爷说道:长江是亿万人民的生命之水,保护它就是为国家做奉献,在长江边筑就绿色长城,不仅是为了让水更清,天更蓝,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和后代。
我守护长江,你们守护“视”界
正如王爷爷妻子所说,如果不是患上了白内障,视力越来越差,他根本不会让自己闲下来。可即便这样,王爷爷也常常跑到江边去,家人害怕王爷爷出什么意外,带他找到了廖琼院长。
王爷爷对视力的期望很高,可以看清远处的江面,也能让他看书、写报告,只有这样,王爷爷才能更好地投身于环保。
对此,廖琼院长为他选择了PanOptix三焦点人工晶体,该晶体是首个FDA批准的三焦点人工晶状体,也是首批登上我国的手术台。它通过专有ENLIGHTEN“焕能”光学技术,成为基于四焦点设计的新型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在保证视近和视远用眼需求的情况下,优化了中距离视力,真正实现了看远(走路,旅游)、看中(吃饭、看电脑,做家务)、看近(读书,看报,看手机等)全程视力,保证患者术后真正享受到全方位、高质量的生活。



廖琼院长为王爷爷手术
“我守护长江,你们守护‘视界’。”正是选择了PanOptix三焦点人工晶体,术后王爷爷才会如此感慨。
“现在王老师看得见、看得清了,可以更好的去实现在长江边筑就绿色长城的梦想,也希望王老师不要像以往那样‘拼命’,在保护母亲河的同时也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廖琼院长同样感慨。
廖琼院长表示:白内障手术现在已经进入屈光、微创、精准手术时代,看得见的同时更在追求全程、优质、年轻态的视觉体验。而且我国目前35岁以上人口,有老花问题人群占比56.9%,占总人口数的近三成!几乎所有的患者在52岁时都会出现症状,发病率接近100%!
PanOptix三焦点晶体,老视患者新选择
廖琼院长表示:白内障手术现在已经进入屈光、微创、精准手术时代,看得见的同时更在追求全程、优质、年轻态的视觉体验。而且我国目前35岁以上人口,有老花问题人群占比56.9%,占总人口数的近三成!几乎所有的患者在52岁时都会出现症状,发病率接近100%!
虽然佩戴眼镜可以使老视患者看清,但是它的佩戴及更换给患者带来很大麻烦,降低了生活质量。随着人工晶状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老视矫正人工晶状体手术矫正老视走上历史舞台。PanOptix三焦点人工晶体独特的设计满足中国老视患者的视觉需求,为老视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我国的老视矫正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

PanOptix三焦点人工晶体
廖琼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美国爱尔康Panoptix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国内首批植入专家
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ICL晶体植入手术专家
爱尔眼科集团重庆特区白内障学组副组长
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白内障专家
原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眼科副主任
参与完成国家863课题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重庆市课题1项
获得白内障相关手术器械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发表国际SCI论文6篇,发表国内相关论文近20篇
擅长:焕晶白内障手术、个性化白内障手术、飞秒白内障手术、复杂晶体相关手术,眼部整形。
擅长:焕晶白内障手术、个性化白内障手术、飞秒白内障手术、复杂晶体相关手术,眼部整形。